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筋活血胶囊联合艾瑞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邯郸市第一医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艾瑞昔布片,0.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舒筋活血胶囊,1.3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关节指数评分(WOMAC)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LKS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WOMAC、VAS和LKS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环氧化酶-2(COX-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胶囊联合艾瑞昔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延缓关节进一步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连华  张建政  刘智  孙天胜 《中国骨伤》2016,29(12):1154-1156
正患者,女,12岁。5岁开始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左右摇摆,未予重视。2013年出现双髋关节疼痛,逐渐加重,5个月前发展为无法行走,需要坐轮椅。曾被诊断为"脑炎"、"先天发育异常"、"幼年性类风湿"等疾病,均未确诊,症状无改善。1 d前不慎从轮椅上摔下,双膝着地,双膝关节上方处剧烈疼痛,活动不能,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急诊X线片(图1a,1b)示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骨骺及干骺端扩大,双侧股  相似文献   
3.
陈善斌  刘智 《中国骨伤》2016,29(11):977-981
目的:研究比较骨水泥型与生物型股骨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和患者死亡率,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关假体选择的问题。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130例(130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假体固定类型分两组:骨水泥组72例,男26例,女46例,平均年龄(82.0±6.5)岁,GardenⅢ型32例,Ⅳ型4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5±3.3)d;生物型组58例,男19例,女39例,平均年龄(80.1±6.7)岁,GardenⅢ型21例,Ⅳ型3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4±2.1)d。所有患者出现患侧髋部肿胀、压痛、下肢轴向叩击痛及关节活动障碍。入院后进行ASA等级评价、心功能评估、手术治疗以及有效的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残余疼痛(VAS评分)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生物型组比骨水泥组手术持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5)。围手术期骨水泥组2例(2.7%)患者死亡,而生物型组无患者死亡。128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个月。骨水泥组随访期间比生物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VAS评分低(P0.05),Harris评分高(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早期固定效果比生物型假体较好。术前ASA等级高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可酌情选择生物型假体以降低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高龄股骨颈患者144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关节置换组)和空心钉内固定组(内固定组)。其中关节置换组89例,男28例,女61例,平均年龄(84.10±3.10)岁;内固定组55例,男20例,女35例,平均年龄(86.80±2.88)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术后并发症、死亡率及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结果 :144例术后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骨折侧别、术前合并症、骨质疏松、ASA评分、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转ICU人数、围手术期死亡人数上差异不明显。但是内固定组较关节置换组年龄更大(t=5.311,P0.05);关节置换组术前骨折移位程度高于内固定组(χ~2=6.894,P=0.0090.05);内固定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人次上明显优于关节置换组(P0.05);关节置换组在术后Harris评分高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患者,若骨折存在明显移位(GardenⅢ、Ⅳ型),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其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若骨折移位不明显(GardenⅠ、Ⅱ型)或患者合并较多内科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差,术后预期寿命不高,首选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老年患者不同部位的髋部骨折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折部位对老年髋部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髋部骨折患者667例,根据骨折部位将髋部骨折分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和股骨颈骨折组,其中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04例,男96例,女208例,平均年龄(80.33±7.94)岁;股骨颈骨折组217例,男74例,女143例,平均年龄(79.82±9.33)岁。比较两组患者入院资料、术后死亡率及独立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合并症、ASA分级、麻醉方式差异不明显,但入院至手术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输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术后1、3、5 d白细胞计数较高,血红蛋白、白蛋白较低。股骨转子间骨折住院期间、术后1、3、6、12个月内死亡率较股骨颈骨折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存活患者中,出院时、术后1、3个月股骨颈骨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恢复更为满意,术后6、12个月,两组患者相比,日常独立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尽管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机体应激较大,但排除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的影响后,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术后1年内死亡率差异不明显。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比,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后早期功能恢复良好,但手术后1年,两者功能恢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髋部骨折类型、治疗方法与死亡率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1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差异、病死率的差异,总结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时机、伤前健康状态、并发症、麻醉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获得1年随访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317例,男101例,女21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177例,股骨颈骨折140例,1年累计死亡5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股骨颈组(P=0.032),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待手术时间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合并疾病数量、ASA评分、麻醉方式、术后并发症等因素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充分认识老年转子间骨折、股骨颈骨折的不同临床特点,合理制定治疗方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麻醉方式,改善术前健康状态,有助于降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分析84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死亡组与生存组,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CRP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P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且CRP<8 mg/L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8 mg/L≤CRP<40 mg/L患者与CRP≥40 mg/L患者(P<0.0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CRP<8 mg/L患者、8 mg/L≤CRP<40 mg/L患者与CRP≥40 mg/L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RP水平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但与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术前CRP水平可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情况,CRP水平越高,死亡率则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多学科协作干预对腰椎术后恐动症患者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将脊柱外科收治的172例腰椎融合术后恐动症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干预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脊柱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护士等多学科协作制订的干预方案实施干预。分别于术后24 h、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评估患者恐动情况、腰椎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恐动症TSK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可以降低腰椎术后患者恐动程度,改善患者康复结局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髋部骨折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单中心2 8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 859例髋部骨折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完善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200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入院的所有髋部骨折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机制、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手术方法等信息,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 (1)本院的髋部骨折收治总数逐年增加,其中股骨颈骨折的占比最高(1 602/2 859,56.03%),股骨粗隆间骨折次之.(2)髋部骨折患者年龄52~104岁,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80岁组最多,占37.39%(1 069/2 859).(3)髋部骨折病例中女性所占比例(1 916/2 859,67.02%)高于男性(943/2 859,32.98%).(4)受伤机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走中自行摔伤导致骨折最多,占87.65%(2 506/2 859).(5)骨折类型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股骨颈骨折较多,男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例较高.(6)所有患者中合并有糖尿病(765/2 859,26.76%)或心脑血管疾病(739/2 859,25.85%)的病例数最多.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以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其在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合并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这为进一步改善髋部骨折的防治策略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观察综合康复干预与手术治疗反复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取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骨科的62例反复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且拒绝手术治疗患者纳入实验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脊柱外科病区行手术治疗的同质患者62例纳入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干预,包括药物、物理因子治疗、核心肌群训练等,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单节段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1年时对2组患者腰痛、下肢痛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于入院时、出院后3个月时对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 结果 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1年时其腰痛和下肢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并且各时间点2组患者腰痛及下肢痛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1年时其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并且各时间点2组患者ODI指数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抑郁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综合康复干预较手术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反复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抑郁情绪;2组患者在疼痛、腰椎功能改善方面,虽然手术治疗具有优于综合康复干预的趋势,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于反复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首选综合康复干预,当综合康复干预无效时则建议选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